中国营销咨询航母

25年实战 / 1000+客户 / 2000000+学员 / 5000000+读者 / 影响中国几万亿GDP

当前位置:首页 > 赞伯书城 > 新切割营销(3)

  我跟很多企业家在接触过程中,发觉他们往往有一句口头禅:我的产品质量是同行业最好的。所以营销应该卖得更好。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营销的竞争是产品之间好和不好的竞争。这实在是一个重大的误区。

  每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没有理解这一点而被绊倒。比如:中国1700个老字号产品不可谓不好,但是卖得怎么样?

  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些产品今天的命运:王麻子剪刀曾经是中国最好的剪刀之一,今天却沦落到破产的境地。步瀛斋的布鞋曾经是中国的达官贵人们亲睐的一双鞋,60层布纳的鞋底在几百年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可是,今天如果你想买一双这样的鞋,你只能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在北京的一些犄角旮旯的小店里才能找到。一双具有几百年文化积淀的传统的中国鞋在年青的耐克面前不堪一击!

  中国市场上的耐克鞋是哪儿生产的?几乎全国是中国的广东生产的。

  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的给中国人穿的鞋,一经外国人运作就成了名牌。而高品质的步瀛斋布鞋今天却没有被中国人广泛认知,成了杂牌。

  这个误区即使是最成功的可口可乐也犯过同样的错误。

  当百事可乐通过有效的营销切割获得成长时,可口可乐的饮料主管认为:饮料的营销之争是产品的口味之战。于是可口可乐推出了更甜的可乐,并展开了20万份问卷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可乐的口味评价高于百事可乐和原来的可口可乐(现在被称为经典的可口可乐),后来这个故事的结局人所共知,新可口可乐的营销遭到失败。人们对新可乐毫无兴趣,尽管事实上上新可乐的口味好过就原配方。目前的结果是不好喝的可乐,也就是经典的可口可乐是今天卖得最好的可乐。

  很多人自认为拥有最好的产品,觉得笑到最后的人非我莫属。满怀信心,开往市场,这只是幻想

  为什么坎普尔汤料(Campbell‘s soup)在美国成为领导品牌,在英国却是无名小卒?

  为什么亨氏(Heinz)汤料在英国是第一品牌,在美国却一败涂地?按理说产品完全一样,对手也一样,应该享有同样的市场地位才对呀,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

  在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

  认知即是现实,其它皆为虚幻。 大多数营销的错误都源于这样一个假设:营销战是一场从现实出发的产品战。

  营销是促销之战吗?

  中国企业的促销手段可以用“登峰造极”四个字来表达,每次到街上我们会发觉:超市的门口和通道上被各式各样的路演所占据。往往人声鼎沸、拥挤不堪。

  当我们走在马路上,走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的出入口处,你往往被成群结队的促销人员所“阻击”,发促销名片或促销单页的人员不管三七二十一,用闪转腾挪的功夫将促销单页发到你的手中。公园里、学校旁发促销品的情形更是司空见惯。连汽车行驶在马路上,在红绿灯的间隙也会被塞进促销单页。

  “买三增一”,“买大赠小”,“买一送一”,“吃十送五”,甚至买十元钱产品居然有可能获赠一辆汽车的诱惑,充斥在各种营销过活动之中。连促销单页都贴到厕所里和楼梯的台阶上,实在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促销事实上是来得快去得快,几乎在市场上都不留痕迹,并没有成就成功的企业。所以营销之争的根本也不在促销。

  促销只是营销之树上的一片片树叶。如果我们的眼睛离树叶太近,就会发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

  是“价格”之争吗

  很多企业宣称靠价格战就能获取一切。于是拼命的降低价格。希望用规模来获取最终的胜利,并且美其名曰是行业洗牌,是为消费者着想。或者是美其名曰抵御外国产品的高价格。

  事实上,价格战的发动者往往使自己背上巨大的包裹。

  责任编辑:赞伯营销网

分享到:

  1. 上一篇:品牌两极法则
  2. 下一篇:中国经济
  • 热点文章
关闭
  1. 赞伯首页
  2. 赞伯历程
  3. 赞伯思想
  4. 赞伯动态
  5. 设计欣赏
  6. 赞伯商城
  7. 赞伯招聘
  8.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8 zanbo.com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赞伯营销管理咨询策划机构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525588 邮箱:zanbo@zanbo.com

网站备案:京icp备12026983号-1